
热烈祝贺博士生邓锐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17日 阅读: 次
|
|
|
发布者: |
||
博士生邓锐(77779193永利官网)于2021年5月14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 (77779193永利官网) 答辩委员会委员: 谢青季 教授、博导(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袁兴中 教授、博导(77779193永利官网) 杨春平 教授、博导(77779193永利官网) 黄瑾辉 教授、博导(77779193永利官网) 赖 萃 副教授、博导(77779193永利官网) 答辩秘书:李欣 副教授/博导 (77779193永利官网) 邓锐博士生论文题目:生态型纳米氯磷灰石对Pb/Cd污染沉积物的修复及其微环境响应机制研究 导师:黄丹莲 教授/博导、曾光明 教授/博导 河湖沉积物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愈发严重,尤其是重金属铅/镉。磷灰石材料,由于其丰富的来源、低廉的价格,以及对环境中重金属卓越的固定化能力,已被大量用于环境中重金属的修复。传统的磷灰石分散性差,且一般呈较大的颗粒结构,很难在沉积物中迁移分散并与重金属结合,当释放到环境中的磷的利用率较低时,很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因此,本文旨在寻找对环境无害的生态环保型改性剂对传统的氯磷灰石进行优化制备和改性,以提高氯磷灰石的分散性能、迁移性能、磷的有效利用率和重金属的稳定效率为目的,制备出高性能的生态型纳米氯磷灰石材料,用于模拟沉积物的重金属铅/镉的原位稳定化修复,并深入探究其微环境响应机制以及对沉积物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为未来生态型纳米氯磷灰石应用于实际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原位修复奠定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邓锐博士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SCI 2019 IF=10.652)、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SCI 2019 IF = 9.038)、Bioresource Technology (SCI 2019 IF=7.539)、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CI 2020 IF=7.246 )、Chemosphere (SCI 2019 IF=5.778)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篇,中科院1区7篇,2区1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该博士学位论文立足于当下环境的实际污染问题,以氯磷灰石为切入点系统地研究了其稳定沉积物重金属Pb/Cd的机理,创新性强,逻辑思维清晰缜密,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该论文工作量大、结构严谨、内容详实、数据可靠、图表清晰、引证规范、结论正确、成果突出,体现出了作者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该论文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邓锐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 ![]() ![]() ![]() |
||
发布时间:2021-05-17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