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祝贺余江芳博士、姚福兵博士获得2021年度博士后“博新计划”资助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27日  阅读:




 
 

发布者:院长    
此条新闻已经被阅读过20次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33号),经专家通讯评审与会议评审,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拟对李金虎等400人予以资助。
   
    2021年度,湖南大学有5位优秀博士获得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其中,公司余江芳博士获得2021年度“博新计划”资助。另外,公司2021届毕业生姚福兵博士也获得2021年度“博新计划”资助,将在中南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简称“博新计划”,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新设立的一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旨在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
   
    “博新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每年择优遴选400名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国家给予每人两年63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3万元为国际交流经费。
   
    申请人须为2021年度拟进站或新近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
    2. 拟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为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的全日制博士,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拟定初步研究计划。
    3. 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是2020年3月1日(含)之后进站的人员,且之前未申报过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博士学位获得时间须为2020年1月1日(含)之后;须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进行申请,不得变更合作导师。
    4. 198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5. 申报项目属自然科学,涉密项目须脱密。基础研究主要面向基础科学、交叉理论以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应用研究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数字经济及各领域重大工程技术、共性技术等。
    6. 申请人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应为高水平专家,学术造诣深厚,可为申请人提供高水平科研平台。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倾斜。
    7. 留学回国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请本项目(有关人员可关注“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
    8. 未入选过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引进项目)。如入选过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须在申请表格中注明。
    9. 入选者办理入站手续时须将人事关系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并保证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21年度博士后“博新计划”湖南大学5位优秀博士获得资助:
         
   
   
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选人员名单>
 
 

发布时间:2021-05-2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