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热烈祝贺博士生雷蕾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29日  阅读:




 
 

发布者:院主任    
此条新闻已经被阅读过20次

                      博士生雷蕾(77779193永利官网)于2022年04月28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77779193永利官网)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兵 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张长 教授/博导 (77779193永利官网)
                黄丹莲 教授/博导 (77779193永利官网)
                刘智峰 副教授/博导 (77779193永利官网)
                答辩秘书:李欣 副教授/博导(77779193永利官网)
                雷蕾博士生论文题目:Co/Mo基负载型自支撑电催化剂产氢性能及机理研究
                导师:黄丹莲 教授/博导
                能源是决定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传统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环保能源的勘探和利用问题极其紧迫,且具有挑战性。氢气(H2)本着环境友好、来源丰富、能量密度高的优点,已成为能源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析氧反应(OER)和析氢反应(HER)的电化学水分解产氢无疑是最有前途的制氢技术之一。过渡金属本着储量丰富、活性强、易于获取的特点,对电催化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人们发现大多数过渡金属基材料在酸性、中性或碱性电解质中表现出优异的析氢性能,其中一些催化剂具有与贵金属基催化剂相似甚至更优越的性能。本论文旨在设计价格低廉、性能优异的过渡金属基负载型自支撑催化剂用于电化学水分解产氢。发展了异质原子掺杂、界面调控、缺陷工程、局域配位环境调制等表界面调控手段,制备了一系列高效电催化剂,并采用各种电化学测试技术探究不同环境介质中的电催化产氢性能。提出的各种调控方式对催化剂本身的形态,几何架构以及电子结构等的影响也通过各种先进的精细结构表征技术所研究。将理论计算与实验分析相结合进一步深入探讨电催化性能与表界面电子结构、原子局域配位环境之间的关系,阐明不同环境介质中不同催化体系的产氢机制,为设计高效产氢电催化剂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方案。
                雷蕾博士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在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SCI 2021 IF=12.732)、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SCI 2021 IF=22.315)、Journal of Catalysis (SCI 2021 IF=7.920)等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9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授权2项。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同时,博士期间获得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湖南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该学位论文研究方案设计合理,创新性强,逻辑紧密,内容详实,数据可靠,写作规范,体现出作者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雷蕾博士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发布时间:2022-04-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