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祝贺博士生陈浩云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25日 阅读: 次
|
|
|
发布者: |
||
博士生陈浩云(77779193永利官网)于2022年5月23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 (77779193永利官网)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张 长 教授/博导 (77779193永利官网) 袁兴中 教授/博导 (77779193永利官网) 李忠武 教授/博导 (77779193永利官网) 梁 婕 教授/博导 (77779193永利官网) 答辩秘书: 李 欣 副教授/博导 (77779193永利官网) 陈浩云博士生论文题目:基于铁基金属有机框架光催化剂的构建及其对水中污染物去除的性能研究 导师:袁兴中 教授/博导 基于半导体的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有前景的处理水体中多种污染物的清洁技术之一。本文针对一种新型半导体光催化剂MIL-53(Fe)在光催化去除水体中的抗生素四环素(TC)、环丙沙星(CIP)等有机污染物和As(III)过程中的问题,构建了基于MIL-53(Fe)的复合体系,并通过表征光催化材料的化学组成及微观结构,同时利用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光催化过程中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阐述。该研究为基于MIL-53(Fe)的高效光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在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具有较好的理论及实践意义。论文研究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如,构建了ZnIn2S4/MIL-53(Fe)异质结体系,充分利用了MIL-53(Fe)良好吸附性的结构优势及ZnIn2S4可见光吸收能力强和合适的导带位置的特点,实现对水体中的环丙沙星的吸附-光催化高效去除;在此基础上,将硫引入MIL-53(Fe)骨架中,形成中间能级,实现可见光的更有效激发,同时Fe-S-O框架可以充当可见光激发时的电子导体,实现更高效的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该催化剂对水中四环素的去除有良好的光催化效率;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N-CQDs原位修饰的MIL-53(Fe),并将其作为双功能吸附剂/光催化剂去除水体中的As(III),获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通过构建镍掺杂MIL-53(Fe)并耦合氮化碳的多面体复合结构,实现对水体中多种有机污染物,包括CIP、TC及RhB的高效去除。 陈浩云博士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具有一定的创新和科研能力。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SCI 2021 IF=19.503),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SCI 2021 IF=7.312) 等刊物上共发表高水平SCI论文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请国际专利1项。 该学位论文选题具有较好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该论文研究方法正确,实验方案可行,工作量大,数据翔实,文字流畅,逻辑清晰,研究手段丰富,分析较严谨,结论合理。反映出作者具有较好的基础理论及学科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科研能力,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陈浩云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 ![]() ![]() ![]() |
||
发布时间:2022-05-25 |
【关闭】